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任家宝 记者 唐轶)青砖灰瓦间,书院一曲邕剧《拦马过关》的邕剧唱腔穿透时光,回荡在广西南宁解放路上新会书院的传承天井中。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书院古建筑,如今以南宁地方戏曲博物馆的邕剧身份焕发新生,成为邕剧传承的传承“心脏”。
主办方供图
“守住邕剧的书院魂,既要敬畏传统,邕剧也要拥抱时代。传承”邕剧传承人黄俊成说。书院作为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,邕剧邕剧曾随商船远播东南亚,传承上世纪60年代凭借《泗水关》等经典剧目登上国宴舞台。书院但随着观众断层、邕剧人才流失,传承这门古老艺术一度陷入“无人接棒”的危机。
转机始于2024年。南宁市《地方戏曲保护办法》正式实施当日,新会书院启动全面升级。书院内,百年戏台与全息投影剧场并肩而立:一方展柜陈列着清代《三进士》手抄本。几步之外,游客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“穿越”至《龙象塔奇缘》的武打场景。“年轻人不是不爱戏曲,而是需要一把打开传统的钥匙。”黄俊成指着展厅内的数字戏装体验屏介绍,半年内已有3.6万人次通过扫码生成专属戏曲形象,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8000万。
主办方供图
传承的火种正在年轻一代手中接力。每周三清晨,新会书院的天井里总会准时响起师徒对戏的吊嗓声。黄俊成站在青石板上示范《五台会兄》的唱腔时,身后是30张年轻面孔——他们中有人刚结束在山西戏曲职业学院的3年苦修,有人正将社区巡演中收集的童谣融入新编戏词。“以前总说戏曲是活化石,如今才懂得‘活’字的分量。”黄俊成轻抚着戏台立柱说,“老戏台承得住风雨,更该托得起新枝。”
夜幕降临时,戏台两侧的宫灯次第亮起。黄俊成戴上髯口,为当晚的《开泰新声》做最后的准备。台下坐着从各地赶来的戏迷,其中不乏举着云台相机的“00后”。“以前总担心邕剧会被锁在博物馆里,现在它正从历史中走出来,走进地铁广告、走进校园课堂,甚至走进游戏。”他说。
主办方供图
- [2025-05-14 00:53] 又是一年好“丰”景——安徽宿州夏收一线见闻
- [2025-05-14 00:45] 沈阳启动“双百双促”助企赋能专项行动
- [2025-05-14 00:40] 这里奏响“华夏正音”,守护“世界记忆”
- [2025-05-14 00:36]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
- [2025-05-14 00:34] 北京石景山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
- [2025-05-14 00:25] 海神文化与妈祖
- [2025-05-14 00:22] 福州召开指导会督促在线旅游平台落实主体责任
- [2025-05-14 00:14] 宣城绩溪:草莓采摘正当时,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
- [2025-05-14 00:13] 集纳51个场馆,“华剧院”品牌正式发布
- [2025-05-14 00:03] 以译为媒: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
- [2025-05-14 00:02] 【丰收江淮】增收之路·产业 安徽寿县甲鱼科技小院正式揭牌
- [2025-05-14 00:01] 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- [2025-05-13 23:59] 被众人吐槽的西湖醋鱼 为什么曾经那么有名
- [2025-05-13 23:53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
- [2025-05-13 23:28] 又是一年好“丰”景——安徽宿州夏收一线见闻
- [2025-05-13 23:26] 福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“你点我帮”活动
- [2025-05-13 23:20] 北京朝阳曝光两起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例
- [2025-05-13 23:04] 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、略有结余
- [2025-05-13 23:01] 国家大剧院实现“百城千幕”同步直播
“第二现场” 千里共赏 - [2025-05-13 22:34]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